- 2021-06-2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心得)之优化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途径
地理论文之优化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途径 地理论文之优化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途径 优化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途径 内容摘要: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不断进行学习方式的优化与研究。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时不我待。优化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作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来实现。关键词:优化 学习 方法 途径新课程标准的最高宗旨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终身学习型的学习者,为了实现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不断进行学习方式的优化与研究。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已去积极观察、思考、探究、发现、创造。关注学生潜能的开掘和提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独特需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能力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优化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来实现。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接受学习以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的,是被动的、接受的、背记的、封闭的学习,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另一种是在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方式——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也以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但强调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感悟,学习的内容常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是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在实际教学中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应互为补充。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和背记知识,而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强调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去发现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通过发展学生以下几方面的特性来实现。1、 主动性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学生通过地理学习不仅掌握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而且能学会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学习、如何与人合作交往。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地理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运用。学生会逐渐体会到地理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类要生存发展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学习是他们发展的需要。这样学生对学习地理就会产生兴趣,并视学习地理为乐事,从而学生便会乐于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索。2、 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欲望。以往的教学大纲也提到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在中小学普遍存在忽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倾向。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就是为了大力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独立性。教师要以一种动态的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到学的过程,使学生从依赖课堂、依赖书本和依赖教师到超越课堂、超越书本和超越教师,学会自我调控,学会运用学习策略,最终实现自主学习。3、 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即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学习的结果也就有所不同。如:有的同学喜欢从课堂上学,有的同学喜欢利用课外时间,有的同学喜欢从书本上学,有的同学喜欢从实践中学,有的同学善于沉思冥想,有的同学善于交往合作等。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差异性,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发展的空间,使其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以发挥和提升。4、 体验性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知识内容涉及范围广,比较贴近生活,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和直接经验去体会生活,既可提高地理的学习效果,又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还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大气保温作用时,联系学校周边大棚蔬菜基地的实际,让学生亲自拿温度计去检测棚内与棚外的气温,根据温度计上显示的数据,让同学们去观察、去讨论,棚内与棚外的气温有何差异?利用大棚种植蔬菜对当地产生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起了哪些作用?这样,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就会被激活,容易发现或者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学生能贴近生活体验生活,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知识转变成技能,进而发展成能力,使自己的经验不断的得到提高和丰富。5、 问题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自主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发问。学习过程中提不出问题是缺乏求知欲和懒于思考的表现。要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要善于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地理教材有意识的提供情景,凸显矛盾,制造悬念,引起学生讨论甚至辩论的兴趣。如:对城市栽种名木古树这一现象的讨论,学生就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提出问题,有说:“城市栽种名木古树可以加快城市的绿化,可以美化城市的环境,可以提高城市的品位等等” 也有说:“ 城市栽种名木古树会破坏这些名木古树原生地的生态环境,会使那里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山洪爆发,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观点不同,争论激烈。 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养成在日常学习中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问题意识是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心理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基础。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相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信息互动的过程。尤其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提高合作学习的实践需要讲究策略,具体有以下几点:1、 独立思考,互助合作为了争取最佳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应鼓励个体参与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小组活动的成败要靠每个组员的努力,每位学生都应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参与组内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团队的作用。小组的成绩取决于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每位成员都要为小组做贡献。因此,小组成员之间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努力提高学习效果。2、 分工负责,合作有效在引导或指导学生分组时,除了考虑学生人数、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小组的学习氛围。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行为,而不是一种个人行为,组内的每个成员在小组学习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分工明确。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个成员完成的学习任务;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组内发言顺序和控制发言时间;记录员要记录好小组学习的过程和发言内容;发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学习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角色。3、 情感交流,团队力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可以使同学之间的情感不断得到交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断融洽,有力地推动同学们交往能力的逐步形成。个人的力量、能力是有限的,小组合作能集各组员的智慧、能力,形成团队的力量,而组内的成员又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小组合作可使同学们获得多赢。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生能够学会有效的与人交流,交往共事,掌握这一技能将终身受用。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就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从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综合和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研究性和经验性的特征,是一种综合性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有关课题知识,而且还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研究程序和方法。1、 获得亲身参与探索的积极体验 新课程鼓励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地理知识,在教材中安排了较多的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通用公式”时,“正午太阳高度” 一这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教材以探究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利用图解法求证正午太阳的高度。学生通过探究,找到了正午太阳高度与当地的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了太阳对地球表面加热的变化规律等。同时也对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有了这种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再经过教师的指导,其学习的效果肯定比教师直接灌输要高。而学生有了这种乐于探究和努力求知的习惯,其终身的学习能力的养成也就水到渠成了。2、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教材的内容不是机械的,例如:在学习“锋面系统与天气”时,教材中提到我国1998年的长江洪水,使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洪水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提出治理洪灾的办法和措施并制定方案。又如在学习“环境管理时”,可结合当地化工行业较发达,是当地财政收入的支柱之一,可解决大批人的变业问题,但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让学生讨论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评价当地的化工行业,应怎样妥善处理和解决?这类问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学生很感兴趣,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活动中得以提高,而这些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将起很大的推动作用。3、 学会共享和合作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活动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同学之间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在教学:“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时,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是:调查当地的一家工矿企业,分析其“三废” 的排放情况,讨论该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这一活动必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才能完成。高中地理教材中安排了较多这样的探究活动,也就为同学们的沟通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机会。4、 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高中地理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许多科学领域的知识,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地理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乐趣的学科。地理领域中有关探索宇宙:太阳系中行星的个数的重新确定,太空站的建立,我国神舟5号,6号上天并按时返回,“常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升天等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是认真的,是一丝不苟的,来不得半点的虚假,科学是为人类服务的,是为人类造福的。高中地理教材中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探究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养成爱科学,尊重科学,用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实事求是,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坚持真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质等。5、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新课程教材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关注未来,关注当代社会问题,使学生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其人文素养。总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观,教育观,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真正起到组织者、辅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高中地理的学习方式才会得到优化。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小学教学参考 2004年01期3、宁夏教育 2004年01期4、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年10期5、地理教育工作者2006年08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