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交流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交流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论文之交流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 语文论文之交流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 语文论文之交流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 语文论文之交流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 语文论文之交流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 ‎【内容摘要】:用不同方式交流写作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度,使学生发现自己作文中的缺点和错误,也可以使学生从其他同学的身上吸取经验和教训,这些对小学生学习写作都是有益的。【关键词】:交流;小学作文;写作。 交流,指不同人物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换。一个同学与另一个同学之间的对话,一个同学与一群同学的对话,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都是交流的范畴。交流的形式可以是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也可以是书面交流,电话交流,QQ交流,电子邮件交流,手语交流,肢体交流,和其他可以互换信息的方式交流。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绝大多数没有手机不可能使用电话交流,身体健全不必使用手语胡和肢体交流。我们研究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的作文教学通常在普通教室进行,没有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即便是大城市的学校有计算机,一般只有一台,无法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使用QQ或者电子邮件交流。本文所说的交流,界定为普通教室里与作文教学有关的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普通教室里的口头交流,从交流群体的容量上讲,有一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对话(把自己的写作思路说给同桌听),一个学生和多个学生交流(如在小组里谈自己的写作体会和在班级里说自己的写作经验),教师和部分学生或者全体交流。书面上的交流,主要是把写好的作文与同学分享,与老师分享。因为我们要研究的是作文教学,所以,交流的内容必须是与作文教学相关的。因为《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所以,交流应该是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能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另外,交流的过程除了前期的信息交流外,还必须有反思、评价、矫正这三个后续的环节。反思,就是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观察接受信息者的表情和言谈举止,发布信息后,根据接受信息者的表情,对自己的发布的信息做出好与不好的自我评价。评价,就是对他人发布的信息做出肯定或者否定回答,这里的肯定或者否定,可以是所发布信息的全部,也可以是所发布信息的局部。矫正,就是根据自己的反思或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调整自己的写作思路,修正写作的方案,修改文词。交流不仅仅是说说算了,重要的是后面的反思、评价和矫正。交流对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一、可以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一篇作文的优、劣,与学生写作思路的开阔程度密切相关。思路狭窄的人,在做文章的时候,思维常常局限在某几个事物上,某几种方法上,某些喜欢的、常用的词语上,使得写出的文章空洞无物,干巴巴的像个瘪三。思路开阔的人,思维都比较活跃,常常不停地从这一事物跳跃到那一事物,就像猴子挑瓜一样,在写作素材的瓜园里专拣最好的和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使用素材搭建文章的过程中,能够想出多种搭建的方案,从中筛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使用。因此,写出的文章比较丰满、有血有肉、充满灵性。要想让学生写出比较好的文章,就得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思路的开阔程度,取决于学生的性格。性格豁达开朗的人,思路一般比较开阔;性格内向不善语言的人,思路往往比较狭窄。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出比较好的文章,就得塑造学生的性格,培养出性格豁达开朗的学生。交流可以改变学生的性格。有人说:“山河可移,秉性难改。”字面的意思是说,尽管山那么大、河那么长,人们都能够使它们移动和改道,可是人的性格却不容易改变。这句话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另一层意思是说,人的性格不容易改变。只要学生的性格可塑,不管难度有多大,我们都要努力改变他们的性格,使他们的性格变得适合于他们的发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责任就是塑造人,把不够完美的人塑造的完美一些,把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性格塑造地成适合于社会的性格。交流要求学生要面对同桌、面对小组成员、甚至是面对全班同学说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的方法、写作的经验、评价其他同学的作文,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起初可能会因心里紧张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甚至会说错一些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集体交流的机会的增多,逐渐对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习以为常,心理渐渐地适应了在大庭广众下说话的环境,就不会像最初在同学面前发言那样紧张,也积累了一些演讲的经验,交流的思路会一次比一次清晰,言语会一次比一次流畅。在与人交流方面的进步,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又会激发他们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的欲望,乐意在众多的人面前说说笑笑,性格也就由内向走向外向。外向的性格打开了学生写作的思路。二、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写作方面的弱点、缺点作文是学生人生积累的释放。文章由层次构成,层次由段落构成,段落由复句构成,复句由单句构成,单句由词构成,词由字构成。从文字的角度讲,作文,就是用字组成词,由一系列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单句,再由几个单句组成复句,若干个复句组成句群(一个句群通常是一个段落,但也有例外的),句群组成段落和层次。作文,实际上是学生把自己积累的字词句和组词造句构章的知识拿出来,按照老师对作文的要求组成一篇文章。文字是从人们的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有它的实际意义。文章是用字词句表现出来的,它必然要涉及到人或者事,即人生百态、万事万物。文章中的人和事是出自作者之手,必然是作者所了解的、知道的、或者是非常熟悉的。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没有亲身经历过,连一点印象都没有事情,那么他们是不会把这些事情写进自己的作文中的。所以,也可以说,作文是学生人生经历的再现。学生出生的时间各不相同,家庭的环境各不相同,接受的社会影响各不相同,人生经历各不相同。这导致他们的社会积累不一样,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对同一作文题目的理解不一样,写作时的心情不一样,写作的言语风格不一样,写作的思路不一样,文章的框架不一样。社会积累是作文的素材库,看问题的角度决、对作文题目的理解定作文的主旨,写作时的心情影响着文章的句式,言语风格与文章词语的选择密切相关,写作的思路决定着文章的脉络,文章的框架决定着文章的结构。因此,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不会完全一样,即便是命题作文,也不可能完全一样,除非抄袭。所以可以说,学生的社会积累决定了学生的作文。    ‎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构建知识是需要有一个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学生已经占有的经验。作文是学习,也需要一个构建作文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学生已经有的社会经验和学习经验。学生只可能在已经有的经验基础上做文章,决不可能超越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学习阅历。而一个人的阅历是有限的。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别人可能经历了,自己写不出来的,别人可能就能够看出来、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当然,要让别人看出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并说给自己,前提是你首先把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或者写好的作文说给人家听。如果不是这样,人家对你的作文一点都不了解,那怎能够发现你的不足呢?所以,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够使他人发现自己作文的缺点和错误。三、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作文知识交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释放信息,一个方面是接收信息。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是释放信息。听别的同学读作文、说自己的写作心理,谈写作经验,或者是评价同学的作文,都是接受信息。人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是一边接受一边处理,当时处理不了的信息会存储在大脑里,随后继续处理。接受信息比较简单,就是对信息做一识别,然后放在大脑的某个位置。处理信息比较复杂,一般先要对信息进行解码,弄清楚它的一般意义、实际意义,和在当时的语境里的意义。根据它的意义对其进行分类,把不同类别的词语放在大脑里不同的区域里。这些词语在进入同类区域之前,大脑要把以前存有的同类信息反应出来与其对比,如果发现和以前的一样,那么或者放弃对此信息的存储,或者用这一信息覆盖原来的信息,这时,大脑这个参与活动的区域血流量会发生微小的变化,人的心情也会发生一些不太明显的变化。如果发现自己的大脑里没有这一信息,那么大脑的血流量就会骤然增大,情绪表现出兴奋,迅速对这一信息进行分析。如果有用,就会自动开辟一个区域存放这一信息;如果没有用处,就会自动放弃。学生读自己写的文章,是对已有信息的再现和处理,如果没有新的信息注入,一般不会做出大的改动。所以,学生写好文章后,立刻修改通常不会有大的改动,放一段时间,听听别人的见解,看看别人的文章,吸收了新的知识后,再来修改,往往会有大的改动。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要听别人说写作文的经验和教训,看别人的文章。由于各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掌握的写作素材和处理素材的方法不一样,写出的文章虽然大同小异,但也千姿百态。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物,可能别人经历了,自己写不出的东西,可能别人写出来了;自己想不到的处理素材方法,可能别人想出来了。这些素材和处理素材的方法,对别人是陈旧的,对自己却是新鲜的,能够使自己兴奋,并迅速把它存储在自己的大脑里。交流,不但能够从别人身上学习有益的东西,也可以从别人身上汲取教训。一个人,发现自己的优点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难。人有表现自己优点的天性,小学生更喜欢表现自己的优点。一个人既然要说什么或者做什么,那必然在心目中认为这样说和这样做是正确的。否则是不会说出来或者做出来的。所以,让人去评价自己的说法或者做法,多数人会认为自己的说法或者做法是正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知识进入自己的头脑,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会有所改变的。让小学生在写完文章的当堂修改自己的作文,常常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因为,他既然这样写作文,就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写比较好,没有发现更好的方法。如果让别的同学来听自己的作文,别人就会发现文章的不足之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从听的角度来讲,在听的过程中发现了别人的不足之处,这对自己是好事。通过交流,发现了别的同学作文的素材使用的不恰当,结构安排的不合理,用词不贴切,那么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不这样使用素材,不这样安排结构,不这样用词,不就可以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比别人好吗?用不同方式交流写作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度,使学生发现自己作文中的缺点和错误,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身上吸取经验和教训,这些对小学生学习写作都是有益的。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