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章制度之高中地理上课常规要求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校规章制度之高中地理上课常规要求

学校规章制度之高中地理上课常规要求 ‎ ‎  一、新授课教学 ‎  1、基本目标 ‎  以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广泛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热情,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  2、基本环节 ‎  (1)回顾复习:‎ ‎  复习的内容以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或与本节课所要学习知识有关联的内容为主,注重对重点知识的复习,不用面面俱到;复习的方式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是学生提出有疑问的地方师生共同讨论回答,还可以是教师通过点评上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来进行回顾;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口头提问,可以是多媒体展示,还可以是版图展示;复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7-8分钟以内。‎ ‎  (2)导入:‎ ‎  该部分应当简洁精练,可以以问题、图片、材料或者新近发生的事件等形式导入,时间掌握在2-3分钟,应当能够引起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 ‎  (3)示标:‎ ‎  在学习目标的表述上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表述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二是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以知识和技能为主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三是使用明确、操作性强的行为动词;四是目标具有层次性,保证优等生学活,中等生学好,学困生学好。学习目标的表述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采用板演、学案、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可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一次或分次投放。‎ ‎  (4)新授:‎ ‎  本环节是整个新授课的重中之重,不同的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授课内容会采取的不同的授课方式,但基本的部分有以下几点:‎ ‎  ①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前教师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自主学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采用什么方式、用多长时间、如何反馈等;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和教师指导结合导学案,阅读教科书、动手操作、尝试答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学内容,初步理出知识和问题脉络,标出自己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巡回指导、主动参与、了解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  ②‎ 学生质疑和老师质疑: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内容,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没有提出疑问的重点地方,教师应当提出自己设计好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不能流于形式,为了问而问,例如在学习地方时一部分内容时,单纯的提问学生什么是地方时,学生的理解就会仅限于字面上,这时不如出一个关于地方时计算的例题效果好。还有对较为复杂的问题的设计要层层递进,以便于学生思考。例如在学习锋面的形成时,对问题的设计就应该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入手层层递进,可以分解成这样几个小问题:什么是气团?气团的分类?性质?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会形成怎样的交界面?为什么?‎ ‎  ③小组合作探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组内成员合作探究,实行“兵教兵”。探究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分组时尽量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思维特点和学习水平的差异,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还要制定小组合作的规则:一个一个地说,每个人都要说出自己的见解;别人说过的,尽可能不重复;轻轻地说,只要组内成员能听清楚;整理小组研究成果,准备大组交流。‎ ‎  ④小组间答疑:学生利用竞赛、板演、演示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成果,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提出问题,加深认识,反思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适时适度的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  ⑤‎ 教师答疑总结: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情况,对学生不能很好解答或理解的不够透彻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答疑,并对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在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讲解时要采取多种辅助手段,例如可以在黑板上画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教具,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即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能增加地理学习的趣味性。二是地理是一门以图和材料为支架的学科,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授学生以渔。三是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培养学生动手画、动笔记、动脑想的习惯,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的习惯等。‎ ‎  (5)课堂小结整合:‎ ‎  在当堂知识点完成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归纳方法和规律,谈出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教师根据学生归纳情况进行补充完善,进一步帮助学生升华认识。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 ‎  (6)达标:‎ ‎  教师围绕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达标练习题。达标练习可采取口头提问、书面练习、画图、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独立、按时完成。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可采取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最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布置适量作业。‎ ‎  二、复习课教学 ‎  1、教学背景分析 :‎ ‎  学情现状:‎ ‎  在地理教学中经常发现这些现象:‎ ‎  ①学生学习中,书看得懂,题不会做;‎ ‎  ②教师用不同的方法讲解地理原理和规律,学生在课堂上听明白了,课后遗忘率高,或是认识模糊;‎ ‎  ③很多学生对熟悉的问题能解决,面对新的问题情境不知如何思考。‎ ‎  这些现象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比较零散,没有建立知识体系;二是思维能力较差,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  教学现状:‎ ‎  高中地理复习课的教学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是由于地理课时较少,教师忙于新授课与习题课的教学,很少进行复习课的教学;二是由于复习课所围绕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曾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相差很大,有的学生已完全掌握,没有新奇感,容易沉闷、枯燥,而有的学生对概念规律还没完全理解。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复习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复习教学效率低下。‎ ‎  2、需达到的基本目标:‎ ‎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梳理综合、结构重组,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  课堂教学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要求。‎ ‎  据学生能力差异,分层提升,争取让每个人都能开发出最大的潜能,对这个学科掌握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 ‎  3、具体模式 ‎  单元复习模式 ‎  设计好复习导学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突破重难点,总结规律和方法,尽量减少死记硬背。‎ ‎  (1)抓主线:‎ ‎  新教材的设计基本上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小专题,这个专题就是“单元主线”,‎ ‎  如:高中地理必修(2)单元的主线分别是: 人口与地理环境、城市与地理环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在复习每个单元的时候,首先提出“单元主线”,并要求学生看“单元课标”,以明确主线的内容。‎ ‎  (2)忆要点:‎ ‎  围绕各单元主线,让学生回忆每个单元的知识要点,包括:每课的课题、重要概念、重点知识等,可让几个学生上黑板写出来或者各自在下面写出来,然后在实物投影上呈现,然后再请几个同学补充,最后由教师对所写内容进行讲解完善。‎ ‎  教师将学生所写的概念、要点、事件串连成一个知识体系,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使学生对单元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并加强记忆,加深理解。‎ ‎  再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快速回顾单元细节知识,弥补记忆的漏洞,完善知识的网络。‎ ‎  (3)思问题:‎ ‎  教师给出1~2个具有代表性的,最好能体现本单元重点难点知识的问题思考题 ‎  复习单元知识时,以思考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对单元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和深层次的理解。通常可采用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等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竞赛,共同解决问题。‎ ‎  (4)做习题:‎ ‎  教师课前要精选本单元的一些代表性的习题,如高考题,以及时训练,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初步熟悉高考题型。‎ ‎  题量以5~8个单选题,1个材料分析题为宜。题目要有层次,有梯度,有水平,思维含量适中。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总结、表达能力,养成答题的规范性。‎ ‎  专题复习模式 ‎  (1)专题的划分 ‎  地理总复习的知识点多且独立,如按课本顺序复习,学生做题往往是“一看就会,一做就没思路”。因此,教师在研究教材整体结构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重新认识和精心组织教材,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联系,以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既能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巩固知识,又能促使学生再发现新问题中的某些信息。‎ ‎  (2)学案设计 ‎  (一)遵循原则:‎ ‎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而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  课时化原则 ‎  分课时处理复习内容,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这样便于控制本课时内容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较好的实现课时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问题化原则 ‎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  参与化原则 ‎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学案,增加人人参与的机会,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内化人人参与的意识,激励人人参与的成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 ‎  方法化原则 ‎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  层次化原则 ‎  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复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  (二)学案内容 ‎  【复习目标】‎ ‎  根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课标制定便于操作的具体要求,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本专题复习的重点和方向,在知识目标复习要求的描述中可用“识记”、“理解”、“会用”、“综合”等行为动词。‎ ‎  【复习重难点】‎ ‎  提炼归纳考点知识网络,提示本专题知识点,重点难点的内在联系,帮助考生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点框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  【复习过程】‎ ‎  基本的思路是:知识点展示--精讲点拨--测评达标--总结反馈 ‎  (1)知识点展示 ‎  学案一般提前一两天发下去,学生先完成预习部分的内容,上课时可以拿出5分钟左右小组交流,这样“兵教兵”,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重点点拨。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复习、相互检查提问批改、讨论等多种方式,落实基本知识点。教师负责倾听观察。‎ ‎  (2)精讲点拨 ‎  教师在课前及上一环节中对学情了解的基础上,围绕本节课的主干知识,提炼归纳,总结阐释,拓展联系,精讲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易漏点。‎ ‎  教师的“讲”要受到限制,要有针对性,即“精讲”。精讲时,教师可以围绕事先板书的有别于学案的主干知识结构讲疑难点、易错点、易漏点,除此以外还要讲方法,讲规律,讲知识的产生过程和思维过程,解决好“一盘散沙,不得要领” 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哪些知识该讲,哪些知识不该讲,一定要心中有数,讲究复习的效率。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  (3)测评达标 ‎  精选典型题或设计有代表性的例题(精选近两年高考题,及省市模拟题),目的是通过课堂解题指导使学生学会审题,形成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和技巧,培养解题的规范性,重在培养方法。‎ ‎  对于学案中的例题,可让学生先尝试解题(可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题汇报中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解题见解,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对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放手让学生寻找错误所在,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经教师对解析思维、方法、技巧的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东西。真正达到把例题搞懂。‎ ‎  (4)总结反馈 ‎  在课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巧。提炼归纳考点知识网络,提示本专题知识点,重点难点的内在联系,帮助考生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点框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  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一是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同时对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也在课后完成,二是完成跟踪练习并上交。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学案进行认真、细致审阅,对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则由个别辅导解决。对共性的问题则下一课集体讲解,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收到实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