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工作总结范文之政教处(下)工作计划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教处工作总结范文之政教处(下)工作计划

政教处范文之政教处(下)工作计划 ‎ ‎  一、指导思想 ‎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注重德育的规律性;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促进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效融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创建和谐校园,培养健康、儒雅、自主的校风;引导学生主动,全面健康发展;坚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实现学校“人人有特长,个个能成功”的办学理念。‎ ‎  二、工作目标 ‎  德育乃育人之本,亦是学校工作的“第一生产力”。学校教育的最后成果是“学生的成长”,德育无疑在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过程中凸显其重要地位。2011年政教处主要工作目标是:‎ ‎  1、着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探索具有七中特色,符合七中校情的学生管理模式。‎ ‎  2、重点加强毕业年级的学生管理,为我校首届毕业生取得开门红保驾护航。‎ ‎  3、配合做好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工作,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 ‎  4、做好班级学习小组建设,建立我校“星级学生”评价体系。‎ ‎  5、开展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和主题班会展示,努力提高班主任专业技能。‎ ‎  三、工作思路 ‎  学生管理抓细节,抓落实;建立和完善“星级学生”评价体系;提升班主任专业技能;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家校合力。‎ ‎  四、工作措施 ‎  1、优化德育环境,努力营造真心真意抓德育、理直气壮讲德育的氛围。‎ ‎  (1)形成“全员德育”理念。学校各职能部门、各教职员工要深化“全员德育”意识,提高责任意识,强化“育德能力”,真心实意地把德育工作放到首要位置,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 ‎  (2)加强德育人文环境建设。校园人文环境是德育工作的“隐性课程”,为此,要坚持文化熏陶,精心设计“国旗下讲话”、办好“文化长廊”、橱窗板报、校园网络等宣传阵地,举办好校园各项活动,继续开展好“思想帮贫、生活帮困、学习帮难”的“三帮”活动,积极开展“温馨教室”创建活动和班级文化、学习小组文化建设活动,真正使我校成为温馨家园、绿色花园和智慧校园。‎ ‎  2、活化德育载体,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  (1)深化养成教育,不断强化学校常规管理。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础,更是教育学生“成人”的基本工程。要坚持组织学生学习并实践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上饶县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  (2)要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开展主题班团活动。正面引导是班团组织进行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原则,为此,要针对学生特点,分年级设计实施方案,坚持以行规教育为起点,以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主线的德育内容的正面教育,并且通过课堂、班集体、团组织、学生会、社会实践等构建畅通的德育渠道,有声有色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  3、树立德育典范,增强德育效果。‎ ‎  德育的实施,关键在教师。德育典范,教师当仁不让。全体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增强“榜样”意识和“典范”意识,做“真”的典范——说真话、做真人、求真知;“善”的化身——和蔼可亲、宽容大度、豁达乐观;“美”的使者——仪表端庄、谈吐优雅、精神富有。同时,要立人先立己,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在“立己”的前提下,通过对学生科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使每个七中学生的智力最优发展、潜能充分发展、个性自主发展、人格健康发展、素质全面发展。‎ ‎  4、重视班集体建设,提升班主任工作艺术。‎ ‎  以“提高师德水平、增强工作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班主任岗位竞聘制,改革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完善班主任工作技能比武活动,努力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优秀班主任占班主任总数的20%,五星级、四星级学习小组占总数的40%。探究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方法,努力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 ‎  5、加强德育校本化的实践研究,让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更贴近学生、贴近时代。‎ ‎  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德育大纲,并在其基本框架内通过课程载体、活动载体等来实现德育工作目标。与此同时,努力探索德育校本化的道路,即:确立校本德育目标,设计和推行校本德育课程,从而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和风格,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校本文化,让学校德育尽情诠释校本文化特征。‎ ‎  6、明确德育愿景,形成德育合力。‎ ‎  (1)德育境界——润物细无声。‎ ‎  要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心理,进行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无痕”教育,努力实现学校德育的“两个转化”,即:一是从德育工作的“认知式”转化到“情感体验与情感发展”式;从“单向灌输”转化为“双向互动”,从而让学生实现“一带动一转变”——以“内化需求”带动“外化行为”、变“他律”为“自律”。‎ ‎  (2)德育评价——学生生命发展的激励者。‎ ‎  德育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既不忽视学生当下在德育水平、人格形成中的缺陷,更应关注其成长的潜能和发展前景,尊重、包容学生的个性差异,顾及学生的家庭环境,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着重采用“纵向比较”法评价学生,促进每个个体的和谐发展和群体的多元发展。‎ ‎  (3)德育网络——三位一体。‎ ‎  要不断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网络,充分利用并共享教育资源,健全和优化家长、社区参与德育的联系制度,从而形成互动合力,共同缔造七中教育的成功。‎ ‎  五、创新工作设想 ‎  德育工作应以课改为导向,正视课改带来的新情况,从增强“四种意识”着手,创新德育机制,探索新型德育模式,创建学习型班主任队伍,把德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平台。‎ ‎  1、增强课改意识。学校中德育活动最有效的载体就是课堂教学。每一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情感和态度”‎ 的目标。要加强课改意识,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都是德育工作新的切入点,为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有增强课改意识,使德育工作主动运用课程、整合课程、创建课程,才能发挥课程服务于育人目标的作用。‎ ‎  2、增强资源意识。在学校中我们常常愁困于德育时间不落实,社区环境不到位,但往往忽略了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新课程倡导“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学生是社会人,周围的一切都是育人资源:淳朴的校风、优美的校园是学校资源,勤勉的教风、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资源,优良的学风、学生的精英是学生资源,良好的社区环境以及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社区资源,网络上广阔的天地是用之不竭的信息化资源……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创造性开发、整合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德育只有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才有源头活水,才会生生不息。‎ ‎  3、增强亲情意识。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恩难忘”,教师原本在学生心目中应处于被尊重的地位。但现实中却以“猫和老鼠”似的关系居多。批评多,关爱少;强求划一,扼杀个性;有了品行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求“批评他、远离他”的比“亲近他、帮助他”的要多。师生亲情无法诉说,同学真情无处落脚。我们重管轻理,重制轻导。我们应更多倡导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倡导“以人为本”、“人文精神”。有了爱才有一切,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关爱弱势群体,关注情感,关注生命,关注个性,让每个学生的品德与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